锈迹斑斑的甲板上,最后一架米格-29K舰载机被起重机缓缓吊离。俄罗斯北方舰队的水兵们站在摩尔曼斯克港的寒风中,目送这艘六万吨级的钢铁巨兽被拖往拆船厂——"库兹涅佐夫"号的命运,就像北极圈冬季下午四点的太阳,还没等发光发热就匆匆沉入了地平线。
这艘命运多舛的航母堪称海上版的"俄罗斯套娃"。三十年前刚服役就赶上苏联解体,成了独苗;好不容易熬到2016年远征叙利亚,结果两个月内摔了两架舰载机;2018年修船时被起重机砸出个二十平米的大窟窿;去年好不容易要大修,结果船坞又沉了。水兵们私下都管它叫"库兹老爷爷",毕竟这艘1985年下水的战舰,比现在舰上三分之一水兵的爹妈岁数都大。
莫斯科海军俱乐部的老水手们至今记得,当年红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拍着桌子喊:"没有航母的舰队就像没牙的老虎!"可如今克里姆林宫的作战地图上,代表航母的舰船图标正被一个个水滴状的核潜艇标记取代。普京在北方机械厂主持"亚历山大三世"号核潜艇下水仪式时,身后巨幅屏幕上循环播放的不是航母甲板上的战机起降,而是潜射导弹冲破冰层的震撼画面。
印度海军司令部里,几位将军正对着"超日王"号航母的维修账单发愁。这艘由俄罗斯"免费赠送"的航母,最终让新德里掏了二十三亿美元改装费。当莫斯科试探性地询问要不要再"友情价"接手"库兹涅佐夫"号时,印度人差点把手中的马萨拉茶打翻——这哪是买航母,分明是请回家个吞金兽。
圣彼得堡的海军设计局流传着个冷笑话:美国海军有十一艘航母,我们有一艘...哦不对,现在连这一艘都要变成博物馆了。确实,当"福特"级航母的电磁弹射器能把战机像打弹弓一样送上天时,"库兹涅佐夫"号还在用上世纪设计的滑跃甲板,活像在冰面上助跑起飞的企鹅。更尴尬的是,这艘理论上能搭载五十架战机的航母,实际常年只带着十几架老式舰载机出门——还没中国辽宁号的舰载机数量多。
黑海造船厂的老师傅瓦西里喝着伏特加感慨:"当年我们造舰就像下饺子,现在修艘船比造新的还费劲。"他说的不假,现在俄罗斯海军造船厂最忙活的不是航母车间,而是给护卫舰装"锆石"导弹的改装码头。这些排水量四千吨的"小个子",现在能打出射程一千公里的高超音速导弹,比六万吨的航母威慑力还大。
北约情报官们发现个有趣现象:俄罗斯海军最近三年下水的舰艇,吨位加起来还抵不上一艘"尼米兹"级航母。但没人敢小瞧这些"小快灵",毕竟去年试射的"波塞冬"核鱼雷,一枚就能掀起五百米高的放射性海啸。正如退役潜艇兵伊万说的:"我们确实造不起十万吨的移动机场,但能让对手的机场变成移动棺材。"
在阿尔汉格尔斯克的秘密军港,新一代"哈士奇"级核潜艇正在冰层下悄悄试航。这些水下杀器能携带上百枚巡航导弹,作战效能抵得上三个航母战斗群。海军总司令叶夫梅诺夫视察时特意强调:"北极冰盖就是我们的天然甲板。"这话听着硬气,可老水兵们都懂——当年红海军能在全球任何海域挑战美国舰队,如今却只能躲在自家后院的冰窟窿里放冷箭。
敖德萨港外的黑海海面上,乌克兰海军的小艇正用无人机骚扰俄罗斯舰队。这些造价不到百万美元的无人艇,逼得价值数十亿的莫斯科号巡洋舰提前退役。这场面让军事专家们直摇头:现代海战早不是巨舰大炮的时代了,就像街头斗殴,再壮的汉子也架不住无人机往眼睛里撒辣椒面。
海军博物馆的讲解员指着"库兹涅佐夫"号模型说:"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终结。"确实,当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开始电磁弹射测试时,俄罗斯却把最后的航母送进了拆船厂。不过莫斯科郊外的战略火箭军基地里,值班军官正盯着屏幕上的北美地图冷笑——他们的"萨尔马特"导弹从本土发射到纽约只要二十分钟,比航母开到地中海还快。
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、有益、向上的新闻内容,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告知,我们将妥善解决。
公牛配资-河南配资公司-股票配资官网平台-配资资深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