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昆明理工大学的一群学子走进丘北县平寨乡,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寻根之旅,在壮族银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带领下,年轻学子们亲身体验了这项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,感受锤声里的文明脉动。
走进蚌勒上寨,浓郁的壮乡风情扑面而来。村寨里随处可见的铜鼓图腾、壮族纹样,让学子们纷纷举起相机记录这些鲜活的民族文化符号。在银饰工坊内,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银饰作品——造型古朴的手镯、工艺精湛的头饰、寓意吉祥的项圈,每一件都闪耀着独特的民族智慧光芒。
展开剩余58%“每一锤下去,都是与祖先的对话。”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一边演示制作工艺,一边为学子们讲解银饰背后的文化密码。只见他将银片嵌入松香,手持小锤精准錾刻,银丝在指尖灵活穿梭,复杂的壮族纹样渐渐成形。学子们屏息凝神,见证一块银料如何蜕变成精美的艺术品。
最令人难忘的是沉浸式体验环节。一位女学生在传承人的帮助下,穿上了全套壮族盛装。当银饰佩戴完毕的瞬间,传统与现代在这一刻完美交融。“沉甸甸的不仅是银饰的重量,更是文化的分量。”她动情地说。其他同学纷纷用镜头记录下这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。
“这次经历让我们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温度。”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。通过亲眼见证传承人“一生只做一件事”的匠人精神,年轻学子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更深的理解。他们表示,要将这份文化自觉带回校园,让更多人了解、珍视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。
近年来,平寨乡积极探索“非遗+研学”模式,通过开展文化体验活动,让静态的非遗“活”起来,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。这种创新传承方式,不仅拓宽了非遗的保护路径,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文化支撑。
发布于:北京市公牛配资-河南配资公司-股票配资官网平台-配资资深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